你的位置:首页 > 财经 > 正文

公募基金经理频繁离职谁来为长期投资负责?

作者:许一诺 2022-12-13 08:54  来源:中国网  
文章摘要
基金产品的销售只是服务的开始,基金经理的频繁更换会对基金运作和投资者产生很大的影响对于基金经理来说,不妨静下心来,长期管理一只基金,做更好的...

基金产品的销售只是服务的开始,基金经理的频繁更换会对基金运作和投资者产生很大的影响对于基金经理来说,不妨静下心来,长期管理一只基金,做更好的业绩,最终实现规模和业绩的良性循环

最近几年来,公募行业进入发展快车道,人才流动明显加快今年以来,公募基金经理离职人数已超过300人,创历史新高基金经理跳槽后主要有两个去处:一是自己创建私募或者加入知名私募平台,二是加入新的公募基金公司

多位业内人士表示,基金产品的销售只是服务的开始,频繁更换基金经理会对基金运作和投资者产生很大影响对于基金经理来说,不妨静下心来,长期管理一只基金,做更好的业绩,最终实现规模和业绩的良性循环

今年已有300多名公募基金经理离职。

Choice数据显示,截至12月12日,今年已有超过300名公募基金经理离职,与去年大致持平再看延长期,最近几年来,伴随着公募行业的快速发展,基金经理离职人数逐年上升,去年首次超过300人

老人走后,基金公司继续提拔新人数据显示,今年以来,新聘基金经理超过600人,也处于历史高位行业发展很快,人员流动往往更快为了补充新鲜血液,很多基金公司选择提拔研究员成为基金经理上海一位基金研究员表示

淡化明星基金经理,增强团队作战能力,成为众多头部基金公司的一致选择一个市场牛熊周期至少是5年,两个周期之后,投研人才能成熟所以相对成熟的基金经理需要20年的经验中欧基金董事长窦直言从全球来看,优秀的公募基金经理的年龄组都在40岁以上,而中国的公募基金行业也才发展了20多年真正愿意在公司平台上放大产能,规范流程,让业绩更稳定的人并不多窦强调,团队取得的投资业绩更加稳定,可持续,可预期

基金经理离职后的两大去向。

离职的基金经理中,不乏明星基金经理,他们的下一站主要是两个方向:一是投身私募,二是加入其他公募基金公司。

私有化是基金经理离职后公募的首选如环球基金原副总经理董,离职后加盟老同事创办的瑞俊资产,华安基金原投资总监,易方达基金原百亿基金经理林森加盟上海私募

建立新的私募成为大多数明星基金经理的选择如宝盈基金原股权投资部总经理肖骁创办海南尚善如私募,中欧基金原百亿基金经理周英博创办云洲资本,汇添富基金原基金经理雷明牵头成立海南润石私募等

招商证券研究员表示,上述两种去向各有利弊通过加入成熟的私募平台,基金管理人可以利用平台现有的成熟投研资源和运营框架,专心做投资,不必为公司治理和日常运营分心同时,基金经理对投资组合有更自由的决定权,通过自营,基金经理对公司拥有控制权,在公司治理,团队架构,股权安排,分红分配等方面拥有更多主动权

除了加入私募,不少基金经理转战其他公募基金公司如2020年公募基金冠军赵毅加入新成立的基金,原光大保德信研究总监魏晓雪加入外资公募路博迈基金,工银原基金经理颜加入鹏华基金

一些基金经理已经回到了老东家例如,2020年,方巍离开华泰白锐基金,加入郭芙基金今年7月,华泰白锐基金宣布,华泰白锐为其价值增长增聘方巍为基金经理

监督和规范人才流动。

多位业内人士表示,基金行业本身就是金融服务行业,基金产品的销售不是一蹴而就的很多投资者买是因为相信基金经理的投资能力基金经理的离职会对基金运作和投资者产生很大的影响只有基金经理长期稳定,投资者才能持有

监管层已经关注到公募行业的人才流动问题,并采取了较为严格的限制措施今年,证监会发布了《公开募集证券投资基金管理人监督管理办法》及其配套规则根据《办法》,公募基金管理人应当加强关键岗位人员的离职管理,建立健全长效激励约束机制,为公司经营管理和可持续发展提供人力资源支持

监管层加大了对基金经理离职的限制,将静默期从之前的三个月延长至一年,从而提高了跑私商的门槛同时,追索扣回制度也适用于已经离职的人员,也就是说,通过公开发行方式离职的人员,可能会被要求返还奖金业内研究人士表示:为了促进公募基金行业的健康发展,对基金经理离职的限制和约束更加严格,有助于促进行业人才的稳定和长期发展

中泰资管蒋成分析,从基金经理的角度来看,辞职的出发点只有两个:一是个人价值最大化,二是社会价值最大化他认为,同时提升两者价值的方法是放弃对短期规模的追求如果一只基金管理时间长,它的表现会更好从长远来看,规模很难不增长

郑重声明:此文内容为本网站转载企业宣传资讯,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与本站立场无关。仅供读者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分享到:
Copyright 2014-2020 免责声明 http://www.cshy5.cn 网站首页| 投诉与建议 | 网站地图 | |备案号: 闽ICP备2022005363号-4 认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