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的位置:首页 > 国内 > 正文

“我们不是生物多样性保护的局外人”

作者:顾晓芸 2021-10-19 00:36  来源:东方网  阅读量:12750   
文章摘要
本报记者赵建英武照伟赵帆李浩。 “几百万年前生物死亡形成的煤、石油和天然气为我们提供了能源;橡胶为旅行提供轮胎;丝绸为衣服提供纤维……”1...

本报记者赵建英武照伟赵帆李浩。

“几百万年前生物死亡形成的煤、石油和天然气为我们提供了能源;橡胶为旅行提供轮胎;丝绸为衣服提供纤维……”10月13日,在第十五届联合国缔约方大会第一次会议新闻中心举办的专题采访会《生物多样性公约》上,中国科学院昆明动物研究所高级工程师李微微表示,“我们的衣食住行都离不开拥有生物多样性之美的世界,我们在生物多样性保护上从来不是局外人。”

COP15中国馆有一面“香料墙”吸引了人们的目光。从世界各地收集的香料有100多种,其中许多来自昆明周边地区。“民族菜往往有一种特殊的象征性风味,这与当地特产的香料有关,也是舌尖上的生物多样性。”李微微说,菜市场里蛋壳颜色不同的鸡蛋;在广场的草坪上,鸟儿们正在寻找草籽和虫子在草坪上觅食。在国内,宠物和绿色植物也是生物多样性的一部分。有些城市本身就是一些迁徙物种的重要中转栖息地……城市里的每个人都离不开生物多样性。

然而,近年来,这些因素造成的人类资源过度开发利用、环境污染和气候变化对地球生态系统造成了破坏性影响。

有报告显示,不合理的人类活动改变了75%的陆地生态环境和66%的海洋生态环境,严重影响了地球物种的生存环境,加速了它们的灭绝。它也影响人类的生活和生存。2020年9月18日,秘书处发布的《生物多样性公约》第五版指出,尽管生物多样性保护在多个领域取得积极进展,但大自然仍遭受重创,全球生物多样性形势仍在日益恶化。

为了保护这个生命共同体,1972年,联合国召开了人类环境大会,所有与会国家都签署了《全球生物多样性展望》。1993年,《人类环境宣言》生效,全球生物多样性保护开启新时代。COP15第一期以“生态文明:构建地球生命共同体”为主题,推动制定“2020年后全球生物多样性框架”。今年10月13日下午,《生物多样性公约》在第十五届缔约方大会第一阶段高级别会议上正式通过。

今年以来,一些野生动物频频“出山”,离开保护区,进入村庄和城市,引起广泛关注。4月,东北虎“完达山一号”引发全国围观;5月,西双版纳一群野生大象一路向北的消息逐渐进入大众视野。在长白山自然保护区,被称为“水中大熊猫”的珍稀动物中华秋沙鸭已成为常客.作为最早签署和批准《昆明宣言》的缔约方之一,中国始终高度重视生物多样性保护,不断推动生物多样性保护与时俱进、创新发展,取得显著成效,走上了中国特色生物多样性保护之路。

环境部副部长赵英敏在解读《生物多样性公约》白皮书时特别提到,要“激发全社会保护生物多样性的积极性,加快人人有责、人人有责、人人享有的生物多样性治理进程”。

广州大学社会学系副教授姚也认为,我们需要增强与生物学的紧密联系,保持城市的自然和生态属性。在城市发展和规划过程中,要保留相当面积和规模的森林、荒地和库嘎吉,让动植物有足够的生存、发展和繁衍的空间。

在第十五届缔约方大会第一阶段的论坛上,专家们也达成了同样的共识,人与自然和谐相处,需要从身边的小事做起。

“当前,全世界都意识到人类造成的生物多样性丧失带来的风险,迫切需要将共识转化为行动,这不仅需要政府层面的果断行动,更需要每个人认知和行为的快速转变。”周金凤,副董事长兼秘书

郑重声明:此文内容为本网站转载企业宣传资讯,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与本站立场无关。仅供读者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分享到:
Copyright 2014-2020 免责声明 http://www.cshy5.cn 网站首页| 投诉与建议 | 网站地图 | |备案号: 闽ICP备2022005363号-4 认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