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总保费增速创近五年同期新高
下半年锚定三大方向
8月28日,中国人寿2025年中期业绩发布会上透露,2025年上半年总保费同比增长7.3%,创下近五年同期新高。
公司管理层在业绩解读中强调,面对复杂多变的市场环境,这份成绩单凸显“战略主动、转型主动、发展主动”三大成效。
战略主动层面,公司长期推进的资产负债联动管理成效显著,负债端均衡多元的产品结构与资产端灵活配置形成协同,资产负债联动水平居行业领先;大规模续期业务为发展提供稳固支撑,多渠道协同构建的战略纵深更增强了经营韧性。
转型主动方面,公司在降本增效、产品业务多元化、营销体系改革、康养生态等领域持续突破。上半年投产效率稳步提升,浮动收益型产品在新单中占比超40%,销售队伍专业化、职业化、综合化能力持续增强,大健康与大养老生态服务体系实现“扩面提质”,快速适配外部市场变化。
发展主动则体现为业务规模与市场地位双提升。上半年总保费增速跑赢行业大势,新单、续期业务同步向好,市场份额较去年同期提升,为下半年发展奠定坚实基础。
展望下半年,中国人寿明确三大核心方向:一是紧扣服务大局与客户需求,深挖养老、健康、财富管理三大领域增长点,优化产品供给与场景布局;二是坚持长周期、跨周期经营,在关注规模合理增长的同时,更注重价值长期稳定;三是深化内涵式发展,加大降本增效、营销体系改革、康养生态建设、科技赋能力度,夯实核心竞争力。
公司表示,下半年将继续抢抓机遇,乘势而上,更加注重效益优先,更加注重长期理念,更加注重防范风险。通过深化改革创新,不断强化资产负债联动管理,在做好金融五篇大文章中,推动公司高质量发展取得新成效。
2.
明确渠道转型升级核心方向
为高质量发展注入新动能
发布会上管理层明确 “稳步推动销售渠道转型升级” 的核心方向,中国人寿副总裁、首席投资官、董事会秘书刘晖在业绩解读中详细披露各渠道最新定位与发展思路——以差异化发展适配客户需求,以资源整合实现 “1+1>2” 效能,为高质量发展注入渠道新动能。
在渠道建设方面,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强调通过多元销售渠道的差异化发展,及时辨别与服务客户,满足客户多元化的保险保障需求,为客户提供全方位的优质服务。在全渠道的发展思路的指引下,不断地推进各个渠道保持稳健的发展态势。在建设过程中始终注重结合不同渠道的发展规律、发展特征和客户需求,持续培育各渠道的适配能力,并进一步致力于提升各渠道投入产出效率,进一步强化各渠道高质量发展的态势。
管理层表示,近几年,根据行业发展的新形势,将继续发挥核心渠道作用,通过营销体制改革,不断地推进渠道专业化、职业化、年轻化,通过渠道推进业务的多元发展。将银保渠道升为重要的战略支撑渠道,持续提升渠道可持续发展能力,在巩固四行两优领先优势的前提下,加快构建“ 6+10 +n ”的均衡渠道布局,盘点渠道要进一步成为服务实体经济发展普惠保险的主渠道,进一步拓展业务领域,互联网渠道的作为增量运营试验板块,稳步探索,积极推进。
3.
总资产突破7.29万亿
拟派中期分红67.27亿元
财报显示,截至今年上半年,中国人寿总资产突破7万亿元,达7.29万亿元,较2024年末增长7.7%;归属于母公司股东的净利润409.31亿元,同比增长6.9%,扣非后净利润同比增长6.8%,盈利韧性凸显。
截至6月末,归属于母公司股东的股东权益达5236.19亿元,同比增长2.7%,综合偿付能力充足率190.94%,核心偿付能力充足率139.54%,持续保持较高水平,风险抵御能力稳固。
在股东回报方面,公司拟向全体股东派发现金股利每股0.238元,按已发行股份282.65亿股计算,合计派现约67.27亿元。
4.
新业务价值增20.3%
银保渠道保费同比增长45.7%
财报显示,上半年中国人寿总保费达5250.88亿元,创历史同期最好水平,同比增长7.3%。其中,新业务价值表现尤为亮眼,达285.46亿元,较2024年同期重述结果增长20.3%。首年期交保费812.49亿元,稳居行业榜首,十年期及以上首年期交保费303.05亿元,占首年期交保费比重37.3%,个险渠道该占比更超45%。
银保渠道上半年总保费724.44亿元,同比激增45.7%;首年期交保费170.32亿元,同比增长34.4%;客户经理人均产能同比大幅提升51.8%。个险总保费4004.48亿元,同比增长2.6%,续期保费3265.63亿元,同比增长10.4%,个险销售人力为59.2万人,基本保持稳定。其中,营销队伍规模为37.6万人,收展队伍规模为21.6万人,队伍优增优育取得实效,优增人力同比提升27.6%。浮动收益型业务转型在首年期交保费中占比同比提升超45个百分点;人寿保险、年金保险、健康保险新单保费比重分别为30.32%、32.01%、33.42%,多元均衡格局进一步形成。
5.
上半年投资收益1275亿元
权益资产配置加码
截至6月末,中国人寿投资资产规模达7.13万亿元,较2024年末增长7.8%。资产配置结构持续优化,固定收益类资产占比73.56%,为收益提供稳定“压舱石”;权益类资产(股票、基金等)占比20%,其中股票和基金(不含货币市场基金)配置比例由2024年底的12.18%升至13.60%,中长期资金入市稳步推进——公开市场权益规模较年初增加超1500亿元,私募证券投资基金累计出资350亿元,同时积极参与黄金等创新品种投资,拓宽配置渠道。
收益方面,上半年实现净投资收益960.67亿元,净投资收益率2.78%;总投资收益1275.06亿元,总投资收益率3.29%,三年平均总投资收益率4.04%,长期收益水平稳健。信用风险管控严格,持仓信用债外评AAA级占比超98%,债权型金融产品外评AAA级占比超99%,资产质量良好。
值得关注的是,公司充分发挥长期资本优势,持续加大对战略性新兴产业、先进制造业及绿色产业的资金支持,前期投资的华电新能源集团IPO项目成为年内A股规模最大IPO之一,切实履行“服务实体经济主力军”职责。
6.
理赔超4800万人次 智能审核率达95.8%元
在数字基座建设上,中国人寿持续推进数据中心智能化转型,成功入选国家数据局2025年可信数据空间创新发展试点单位,并牵头制定金融行业标准《保险业信息系统分类与建设基本要求》,数据管理能力行业领先。截至6月末,中国人寿寿险APP累计注册用户超1.6亿人,新版智能客服机器人应答准确率超95%,95519人工接通率稳居高位。
数字核保员推动核保智能审核率提升至95.8%,上半年商业保险理赔案件超1200万件,理赔超4800万人次数,智化服务赔案占比超75%;创新推出医保商保融合快赔服务,试点地区快赔案件无人工率达25%,整体理赔时效大幅缩短。此外,超760家柜面完成焕颜改造,空中客服一站式服务人次同比增长30.3%,线上线下联动提供适老服务超1011万人次。
消费者权益保护工作同步深化,“消保+”金融教育宣传活动触达人次同比提升81.3%,荣获2025金融消费者教育宣传优秀案例,消保监管评价连续四年位居行业最高档。
7.
累计承办200余个大病保险项目
投入消费帮扶资金970余万
截至6月末,中国人寿累计承办200余个大病保险项目、70余个长期护理保险项目及140余个城市定制型商业医疗保险项目;为小微企业和个体工商户提供风险保障约2.7万亿元,推出老年专属旅游意外、家政人员保障等普惠产品,覆盖“两新”人群、乡村居民等重点群体。个人养老金保费同比大幅增长,商业保险年金积累未来责任准备金近4万亿元,助力第三支柱养老建设。
乡村振兴领域,公司派驻965名驻村帮扶干部,覆盖1076个帮扶点,投入消费帮扶资金970余万元;涉农人身保险承保1.59亿人次,提供保额17.37万亿元,织密农村保障网络。绿色发展方面,上半年绿色保险保费超4亿元,同时推进绿色投资布局,支持新能源、环保领域发展,并通过理赔电子化减少纸质消耗,电子发票理赔452万人次,赔付金额46亿元,时效仅0.3天。
公益事业上,公司连续八年冠名NYBO青少年篮球公开赛,覆盖全国141个城市,吸引超34万名青少年参与;向30余万人次妇女捐赠超600亿元保险保障,成立350余个青年志愿者团队,以“成己为人、成人达己”文化践行社会责任。
郑重声明:此文内容为本网站转载企业宣传资讯,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与本站立场无关。仅供读者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